如何有效构建一个高效的商业智能系统?
BI系统构建指南:从0到1的全面解析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数据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驱动力之一,构建一个高效的BI(商业智能)系统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深入洞察,制定战略决策,还能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于许多企业而言,从零开始搭建BI系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任务,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的、从零到一的BI系统搭建指南,无论您是初创企业还是已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一、企业建设BI的两种方式
企业在进行BI项目建设时,通常面临两种基本情况:自主独立开发和引入外部乙方。
1. 自主独立开发
对于那些拥有强大技术团队和资源的企业,自主独立开发BI项目可能是一个高效的选择,这种方式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内部技术专长,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量身定制BI解决方案,更好地掌握项目的全面控制权,但需要注意的是,自主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投入,且对技术团队的能力要求较高。
2. 引入外部乙方
对于一些技术相对较弱或者资源受限的企业来说,引入外部乙方可能更为明智,这包括与BI产品供应商合作,或选择外包给专业的项目团队,通过借助外部力量,企业可以迅速获取专业知识和经验,缩短项目实施周期,降低技术风险,并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企业应关注其行业经验、成功案例、技术实力以及服务质量等因素,明确双方的合作模式、责任划分和沟通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企业从0-1建设BI的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收集和确认BI项目需求
确定和明确需求是BI项目建设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进行需求调研时,企业需要把握好总体思路和原则,做好三个关键环节:
管理层面:进行与企业战略相关的指标分析调研,逐层拆解企业和各部门的战略目标,从数据支撑战略目标的角度展开分析,以获取所需的数据。
日常分析场景:深入了解业务部门的日常分析需求,包括报表需求、数据分析需求等。
隐形需求:挖掘业务人员没有明确提出但实际存在的需求,这些需求往往隐藏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通过深入交流和观察才能发现。
2. 第二阶段:选择合适的BI工具
根据帆软数据应用研究院的调研结果,CIO们在选择BI工具时最为关注的因素依然是工具的高效性、易用性以及便捷性,Gartner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强调了易用性是影响因素的首要考虑因素,在选择BI工具时,企业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全面性:确保所选工具能够满足企业的数据分析需求,包括数据整合、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易用性:选择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工具,以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
高效性:选择性能稳定、响应迅速的工具,以确保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可扩展性:考虑工具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便在未来能够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3. 第三阶段:设计、确认及修改数据体系
在构建数据体系的设计中,关键考虑因素主要包括原始表和基础宽表这两个层级,此设计的目标是结合之前进行的调研,考虑数据使用的最小粒度要求,并充分考虑分析中可能涉及的维度和指标,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对分析场景的全覆盖,以满足各种数据粒度的要求。
4. 第四阶段:实施与迭代
在完成数据体系设计后,企业需要进入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包括数据仓库的建设、ETL流程的设计、数据模型的建立以及数据可视化的开发等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遵循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解决迫切的业务问题,然后持续分阶段地对业务问题进行改善,企业还应注重用户参与和反馈循环的形成,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BI系统来提升用户体验和业务价值。
三、BI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1. 报表式BI
报表式BI主要是指产品中有各类固定样式的报表设计,通常用来呈现业务的明细数据和指标汇总,这种类型的BI适用于业务相对固定、报表需求明确的企业。
2. 看板式BI
看板式BI主要是数据看板、数据大屏、数据驾驶舱等,特点是看板中的数据指标、展示形式基本固定,以可视化图表为主,这种类型的BI适用于需要实时监控关键指标、快速了解业务状况的企业。
3. 平台式BI
平台式BI主要是BI自助分析平台,特点是业务人员或者业务侧数据分析师可以通过前端简单工具自行配置需要的数据报表、数据看板,这种类型的BI适用于需要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企业。
四、BI系统的核心能力与功能结构
1. 核心能力
BI系统的核心能力包括数据连接、数据处理、可视化分析、多维交互分析以及数据应用的共享分发等,这些能力共同构成了BI系统的完整功能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2. 功能结构
BI系统在设计上除了要遵循企业架构、业务架构外,主要依据是数据架构,从“数据连接—数据准备—可视化分析—数据应用分发”,通过一系列组件实现数据建模和可视化等功能。
数据连接模块:支持连接多种数据源,如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等;支持Excel本地文件上传以及大数据平台如clickhouse对接等。
数据准备模块:提供数据分组分包、可视化ETL等功能,主要是将连接到BI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建模。
仪表板模块:是业务人员使用频率较高的模块,具有可视化分析、多维交互分析、可视化编排等功能。
数据应用模块:将数据分析的可视化结果以不同应用的方式分发,如驾驶舱、数据门户、移动BI等。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是对整个系统内用户、权限以及资产的管理。
五、BI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BI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以下是BI系统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
智能化:AI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融入将使BI系统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异常、预测趋势并提供决策建议。
云端化: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和成熟,越来越多的BI系统将迁移到云端,享受云端带来的弹性扩展、低成本和维护便利等优点。
移动化:移动设备的普及促使BI系统向移动端发展,提供随时随地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社交化:BI系统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协作性,通过集成社交网络功能,促进团队间的信息共享和知识传递。
六、相关问题与解答栏目
问题1:如何评估BI系统的成功与否?
答案:评估BI系统的成功与否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要看系统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数据分析需求,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要关注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要考察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能否随着业务的发展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还要评估系统的投资回报率和长期效益。
问题2:在构建BI系统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
答案:在构建BI系统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往往来自于数据质量和数据治理问题,数据质量不高、数据不一致或缺失等问题会导致数据分析结果不准确甚至错误,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标准的制定、数据质量的监控和提升、数据安全的保障等方面,还需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bi系统构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朋友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
暂无评论,1人围观